在巴彦淖尔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,一场无声的危机正在蔓延,主角是一种看似普通却危害巨大的植物——长刺蒺藜草。这种原产于北美洲及热带沿海地区的外来物种,自20世纪30年代首次在我国出现后,便开始了扩张之路。如今,它已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多个乡镇扎根繁衍,成为生态安全的重大威胁。
长刺蒺藜草生存能力极强,须根能深入5 – 20cm土层,自带沙套抵御干旱;茎秆不仅中空,基部还能生根,每株最多可产500粒种子,这些种子休眠期长达10年,随时等待萌发机会。这种繁殖特性,让它能迅速占领土地,挤压本土植物生存空间。
在巴彦淖尔市的农田和牧场,长刺蒺藜草危害极大。它与农作物、牧草争夺阳光、水分和肥料,使农作物减产,草场质量下降,形成单一群落,降低生物多样性。其带刺的刺苞还会刺伤牲畜和人,影响畜牧业进步和农事操作。
面对长刺蒺藜草的威胁,巴彦淖尔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已开展全面监测和防治职业。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对其分布和危害情况进行排查。在防治上,零散分布采用人工铲除,大面积则使用化学除草剂,还通过种植苜蓿等植物进行生物防治。
随着长刺蒺藜草的不断扩散,其对生态环境、农牧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日益凸显,而在这片危机四伏的生态战场上,一场守护家园的战斗正在打响。
保护巴彦淖尔市生态安全,是每个人的责任。若发现长刺蒺藜草,请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,共同守护这片草原的生态平衡。
来源:市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