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竿舞课程教学设计
竹竿舞,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,不仅能够锻炼身体,还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,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门艺术,下面内容是一份详细的竹竿舞课程教学设计。
课程目标
通过本课程的进修,使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、节奏和技巧,进步学生的舞蹈素养,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灵魂和民族自豪感。
1. 竹竿舞的历史与进步? 2. 竹竿舞的基本动作与技巧? 3. 竹竿舞的节奏与音乐? 4. 竹竿舞的编排与表演
教学经过
1. 导入:通过观看竹竿舞视频,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,让学生初步了解竹竿舞。
2. 讲解:详细讲解竹竿舞的基本动作、技巧、节奏和音乐,让学生对竹竿舞有一个全面的认识。
3. 操作: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分组练习基本动作,逐步掌握竹竿舞的技巧。
4. 创编:让学生发挥创意,编排竹竿舞的简单套路,进步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。
5. 表演:学生分组进行竹竿舞表演,展示进修成果。
教学技巧
1. 情境教学法:通过创设情境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修竹竿舞。? 2. 分组教学法:让学生分组练习,进步团队协作能力。? 3. 互动教学法:鼓励学生提问、讨论,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。
教学评价
1. 学生对竹竿舞的兴趣和热诚? 2. 学生掌握竹竿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? 3. 学生在编排和表演中的创新和表现
怎么样?经过上面的分析教学设计,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修竹竿舞,进步自己的舞蹈素养,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