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知名超市半年关店227家,亏损加剧引关注
最近,一则消息引发热议:知名超市永辉在半年内关闭了227家门店,亏损高达2.41亿元。这一数字甚至接近去年全年的关店数量(232家),让人不禁想问: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连锁超市,为何突然陷入关店潮?
根据永辉超市的财报,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0.73%,净利润亏损同比增加5.16亿元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公司规划在2025年再关闭186家门店,预计损失8.27亿元。如此大规模的闭店动作,究竟是战略调整,还是经营困境的无奈之举?
二、关店缘故:亏损、合同到期与战略调整
永辉超市的闭店并非偶然。财报显示,关店缘故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几点:
1. 长期亏损的门店被淘汰:227家关闭的门店大多长期亏损,拖累整体业绩。
2. 合同到期未续约:部分门店因租金上涨或商圈变化,选择不再续租。
3. 股权转让影响:去年名创优品子公司收购永辉29.4%股份,第一大股东变更后,战略路线有所调整。
顺带提一嘴,永辉还启动了“进修胖东来”的调改规划,对现有门店进行优化。截至8月21日,已有162家门店完成调改,目标是在2026年前完成全部门店调整。但难题是:调改能否真正扭转颓势?
三、线上业务下滑,新零售冲击成挑战
除了线下关店,永辉的线上业务也表现不佳。上半年线上收入54.9亿元,同比下跌29.97%,虽然亏损有所收窄,但占比仅18.33%,远未达到预期。
在电商和新零售的冲击下,传统超市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。盒马、山姆等品牌凭借差异化服务抢占市场,而永辉的转型步伐显得稍慢。
四、未来出路:调改能否力挽狂澜?
面对困境,永辉的应对策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:
1. 加速门店调改:优化商品结构、提升服务体验,目标是2025年完成200家调改店。
2. 关闭低效门店:规划未来两年再关250-350家店,集中资源进步优质门店。
但市场留给永辉的时刻不多了。消费者口味在变,竞争对手在升级,如果调改效果不及预期,关店潮可能还会继续。
五、小编归纳一下:传统超市怎样破局?
知名超市半年关了227家店,背后是行业洗牌的缩影。永辉的困境并非个例,许多传统商超都面临同样挑战。
未来,能否抓住消费者需求、优化供应链、提升线上线下融合能力,将成为生存的关键。你看好永辉的调改规划吗?欢迎留言讨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