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养殖池建设:把池塘建造在水源充足且干净、环境安静的地方,规模保持在2-5亩,水深控制在1.2-1.5米,淤泥厚度应在5厘米以内。池塘需设置进水口、排水口,配置增氧设施和防逃网。
2、清塘和施肥:排出池水,清除淤泥,暴晒数天再重新注水,接着施入经过发酵的畜禽粪肥培育浮游生物。
3、虾苗放养:经过淡化后,可投放3-4万尾。投放后,做好喂食、换水、病害防治等职业。
一、怎样养虾
1、养殖池建设
(1)塘口选择:在靠近水源、环境安静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虾池,通常可自行修建或利用农村池塘,面积不宜过大,大致在2-5亩为宜,水深在1.2-1.5m,坡比1:2.5,以利排水。池底要平坦,底质以泥沙质最佳,泥底池塘淤泥不超过5cm。
(2)设施要求:一般可在水库、小河或面积较大的池塘设置一些网箱来养虾。除了配备增氧设施,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体系,便于排灌,进水口用60-80目筛绢网过滤,以防野杂鱼进入,排水口也要设置密网,以防虾苗逃逸。
2、清塘和施肥
(1)清塘消毒:虾苗放养前20-30天,对养殖池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。将池水排空后,把过多的淤泥清除掉,整修池埂,再暴晒2-3天才可进水,而那些淤泥较多的池塘则需暴晒1月左右。
(2)施肥培水:虾苗放养前施肥培水是养虾的主要技术措施其中一个。通常清塘后10天左右药物毒性消失,在虾苗下塘前7-10天将消毒时的一层薄水排出,注入新水,接着亩施腐熟的畜禽粪肥500-600kg,再培育轮虫和枝角类、桡足类浮游生物,为虾苗提供适口性饵料。
3、虾苗放养
虾苗一般需要经过1星期以上时刻的淡化处理,一般会在晴天的早晨或者傍晚放苗,每亩投放规格通常为0.7-1cm的虾苗3-4万尾,具体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和技术水平而定,注意确保投放的虾苗规格一致。
4、养殖管理
(1)水质要求:在养虾的经过中,换水应根据水的透明度来定。前期换水不用太多,透明度在15cm左右就要换水了,换水不要全部都换,只要换池子水量的一半左右即可。换水时应以先放水后纳水、入晚后多换水为规则。
(2)饵料投饵:虾属于杂食性动物,通常可喂小鱼、干鱼粉、螺蚌肉及各种动物内脏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,以及菜籽饼、豆粕、麸皮、小麦、玉米、南瓜等植物性性饲料。根据虾的生长情况、水质状况,生长后期每天最起码要喂6次,4小时左右喂一次。注意在水质比较差的时候千万不要再继续投食,最好在注入新的水后1个小时左右再开始喂食。
(3)病害管理:病害管理以防为主,应严把虾苗质量关,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;做好水质管理职业,每个时刻段定时泼洒生石灰全池泼洒;选购新鲜优质的饵料。若在养殖经过中发生病害,应根据病害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
二、养虾上市所需时刻
1、正常养殖下,虾被养殖2-3个月(60-90天)左右即可上市。
2、虾的捕捞期应根据养殖时刻、方式、管理技巧、市场情况、虾体规格而定,一般当虾体长到4-5厘米或成虾规格达30克以上时即可起捕上市。
3、通常春放的苗种在5-7月份即可起捕上市,夏放的苗种在9-11月份起捕上市。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节肢动物,属节肢动物甲壳类,其种类非常多,包含南极红虾、河虾、青虾、对虾、草虾、龙虾、明虾等。
4、中国海域宽广、江河湖泊众多,盛产海虾和淡水虾。养殖虾要选择无病无伤、体质健壮、雌雄比为1:1的100对虾作为亲虾。幼虾每吨饲料添加0.4-0.8公斤(存活率进步50%),成虾每吨饲料添加0.24公斤(存活率增45%,虾病显著减少),产虾每吨饲料添加0.75-1.5(产卵增40%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