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件起因:网曝技校强制学生进厂打工
近日,一则关于”云南新西南技工学校强制学生上夜班”的消息引发热议。网帖称该校将百余名学生送往广东东莞工厂”打螺丝”,每天职业11小时且多为站班,更令人震惊的是,厂方支付23元/小时的工价,学生实际仅得14元,差额9元疑似被校方克扣。
这则爆料还附带了标注”学校利润9元/小时”的结算表截图,让”学生遭强制上夜班还遭克扣”的指控显得更有说服力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校方很快做出了回应。
校方回应:纯属造谣已报警处理
面对舆论风波,云南新西南技工学校相关负责人坚定否认:”根本不存在强制学生上夜班的情况!”校方表示,网帖发布者并非在校学生,所谓薪资表格系伪造,目前已报警并委托法律顾问处理。
记者随机联系结算表中的部分学生,接通电话者均表示是”自愿勤工俭学”,但对工资是否被克扣表示”不清楚”。有意思的是,最初发布举报信息的网友自称是涉事工厂负责人,称因学生持续讨薪才选择曝光。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,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。
监管空白:职校实习乱象什么时候休?
虽然校方否认强制学生上夜班,但事件折射出的职校实习管理难题值得深思。按照民族规定,学生实习应专业对口、自愿参与,且每日职业时刻不得超过8小时。但现实中,”流水线专业不对口””超时职业成常态”等乱象屡见不鲜。
云南省教育厅表示技工学校归人社部门监管,但记者多次致电省人社厅均未接通。有知情人士透露,4月初已有类似投诉,但处理结局未公开。这种监管缺位,是否变相纵容了”学生变劳工”的现象?
事件启示:保护学生权益需多方合力
这次”学生遭强制上夜班”风波无论真假,都给职业教育敲响警钟。学校应当明确:学生不是廉价劳动力!实习安排必须合法合规,工资发放应当透明公开。
对于家长和学生,遇到强制实习或薪资异常时,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;而监管部门更应主动作为,建立职校实习备案审查机制,让每分血汗钱都明明白白。毕竟,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,而非压榨青春。
